NIAOT OpenIR  > 学位论文
液晶阵列及超级自适应光学用于太阳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的研究
张 熙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朱永田 ; 任德清
2013-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关键词太阳系外行星 高对比度成像 星冕仪 液晶阵列 自适应光学 超级自适应光学 散斑噪声 非共光路像差
摘要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是当今国际天文学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也是公众最关注的天文学课题之一。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分为间接探测技术和直接探测技术两种方法,其中直接探测技术即对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相比其他间接探测方法能够获得更多的被探测行星的物理参数,而且可以直接获取来自系外行星的星光并使用光谱仪分析处理,这是其他间接探测方法不具备的。因此直接探测技术在系外行星探测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系外行星直接成像技术的难点在于来自系外行星的微弱光信号会被强于其105~109倍的恒星衍射光所淹没,目前国际上的通用方法是采用星冕仪压制恒星衍射光的方案,各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研究团队均提出了自己的高对比度成像星冕仪。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也于2005年提出了自己的基于透过率渐变调制技术的星冕仪,该星冕仪采用在光瞳面放置镀有透过率金属膜的玻璃基板实现透过率调制并在焦面获得高对比度的点扩散函数图像。
 
目前的星冕仪系统在实际观测中面临两个问题:一、上述星冕仪均采用了被动式元件,经加工完成后只能适用于一套望远镜系统,具有固定的性能。但望远镜系统以及星冕仪系统本身始终存在多种误差导致的静态和准静态像差,由于像差的介入,上述被动式星冕仪无法达到最佳的工作性能。二、出于成本考虑,地基望远镜是搭载星冕仪系统的首选平台,但同时也面临大气扰动对成像对比度的严重制约。自适应光学是校正大气扰动的通用方法,但针对高对比度成像而言,目前研制成功的低阶自适应光学系统并不能带来足够好的像质改善。
 
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采用液晶阵列作为主动可调制的元件用于星冕仪系统。该方案通过在液晶阵列上加载不同的透过率调制图案,因此星冕仪系统将为不同亮度和角距离的目标提供探测所需的成像对比度,并且通过实时校正所加载的透过率图案,使得星冕仪的实际成像对比度逼近设计值。实验证明该基于液晶阵列的主动式星冕仪可获得10-5的成像对比度。在这一对比度下,星冕仪对年轻类木行星的成像探测是可能的,而对星冕仪系统中残存像差的校正是未来提高液晶阵列星冕仪性能的关键。
 
针对第二个问题,国外的大望远镜团队均开始发展适用于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的超级自适应光学技术,该技术主要关注于三个方面:一、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大气扰动的高阶高速校正;二、准静态像差造成的散斑噪声的抑制;三、波前传感器和焦面光路的非共光路像差的消除。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文均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在国内率先开展超级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研究。本文阐述了一套已搭建的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以及在实验室和天文台实测的结果,对散斑噪声抑制技术和非共光路像差校正也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的天文台址和望远镜平台,对超级自适应光学系统在其上的性能做了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液晶阵列的主动式星冕仪和超级自适应光学技术是解决目前星冕仪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采用主动校正概念的这两项技术使得星冕仪系统的对望远镜平台的兼容性,对观测目标的适用性极大的提高,伴随的是免去了重复加工的高昂成本。这对中国未来的星冕仪系统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学科领域自适应光学 ; 系外行星探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niaot.ac.cn/handle/114a32/76
专题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 熙. 液晶阵列及超级自适应光学用于太阳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 熙]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 熙]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 熙]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