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神经网络波前重构方法 |
| 李文龙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赵刚
|
| 2025-06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学位授予地点 | 北京
|
关键词 | 波前重构
相位屏
二阶矩
U-Net
|
摘要 | 在天文观测中,光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导致波前畸变,进而引起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和光束扩展等现象,严重降低光波信号质量。为使其恢复至理想波前,自适应光学系统(Adaptive Optics, AO)提供了解决方案,AO通过实时测量和校正波前畸变,可以显著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分辨率。波前重构作为AO校正的关键环节,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的波前畸变并实现精准校正,是提高光束质量的关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
(1)针对光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因湍流效应引发的波前畸变问题。本文基于光波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理论,采用HCIPy程序包构建了大气湍流模型和波前传感器模型,并运用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方法生成了大气相位屏,模拟了大气湍流引起的相位畸变。为后续获取精确的波前畸变信息及波前传感器数据奠定了重要基础。
(2)研究模式法波前重构方法,以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SHWFS)的波前斜率测量原理为基础,设计波前重构系统。通过对不同大气相干长度𝑟0条件下的波前畸变重构精度进行测量,研究发现模式法能够有效重构波前畸变信息。然而,在𝑟0较低(即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𝐶𝑛 2较大)的复杂湍流以及星等较高条件下,模式法的重构精度显著下降,难以满足高精度波前畸变校正的需求。此外,模式法无法解决华夫饼(Waffle)状波前畸变的重构问题,因为华夫饼模式表现为相邻区域的相位相反,导致SHWFS在测量局部斜率时,相邻子透镜区域内的正负斜率相互抵消,使得仅依靠斜率信息进行重构的模式法无法进行有效重构,限制了模式法对高频像差的精确重构能力。
(3)为了充分利用SH-WFS图像中所包含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神经网络波前重构方法Moment-U-Net。该方法在传统波前重构方法使用的质心偏移量的基础上,额外引入了像斑强度和二阶矩特征,用来表征像斑的形状信息,可以对波前进行高精度重建。Moment-U-Net 采用 U-Net 作为主干构架,通过引入了密集连接模块 (DenseBlock) 与通道注意力机制 (SEBlock),使模型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有效提取高阶像差特征。该模型利用仿真生成大规模的大气相位屏和波前图像数据进行训练, 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本文通过仿真生成不同大气相干常数𝑟0、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𝐶𝑛 2、星等和外尺度𝐿0的训练数据集,并利用该数据集对模型进
行训练。其次,初始化网络参数,通过编码器提取像斑数据的多特征信息(斜率、强度、二阶矩),并利用跳跃连接将其与解码器中的对应特征图融合,建立像斑特征与波前畸变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逐步重构大气相位屏。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大气相干常数(𝑟0=20.2,14.4,10.1 cm)下,Moment-U-Net的重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1±1.7,15±2.6,23±3.6 nm。该方法重构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模式法以及不包含二阶矩的U-Net方法。且在8星等低信噪比条件下MomentU-Net的重构精度RMSE分别为20.5±3.3,25.8±5.9,33.7±7.6 nm。同样展现出了极高的重构精度。此外在不同外尺度(𝐿0=20,40,60 m)条件下,Moment-UNet的重构精度均低于15.6±2.9 nm。
Moment-U-Net与传统模式法相比,Moment-U-Net重构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降低了75%,与不含二阶矩特征的神经网络方法相比,Moment-U-Net重构的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13%-24%。此外,通过对1000组数据进行重构速度测试,Moment-U-Net展现出了高效的性能,其平均重构时间仅为8.82 ms 。同时得益于对像斑强度和形状(二阶矩)信息的有效引入,Moment-U-Net能够精确地重构华夫饼模式波前,显著提升了重构的精度与可靠性。 |
学科领域 | 天文技术与方法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aot.ac.cn/handle/114a32/2177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知识成果 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文龙.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神经网络波前重构方法[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